首页 - 朱汉民:宋学的多元思想与地域学统
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 > 东营市 > 蒙培元:《性自命出》的思想特征及其与思孟学派的关系 正文

蒙培元:《性自命出》的思想特征及其与思孟学派的关系

来源:沥胆披肝网 编辑:东营市 时间:2025-04-05 19:46:51

《近思录》首卷被定为道体并三次提及非知道者,孰能识之,认为知道者可以默观感通之理而未知道者如醉人50。

又此种理论每亦表现于用典上,盖谓用典之原则有二:一用典贵在恰当,于古、今,人、物当相合。至于通才达识,咸以为然。

蒙培元:《性自命出》的思想特征及其与思孟学派的关系

晋人到此发现了这种更好的媒介,故不但用之于画,而且用之于诗,而山水诗兴焉。此思想之自由解放本基于人们逃避苦难之要求,故混乱衰颓实与自由解放具因果之关系。物沿耳目,而辞令管其枢机。其后人伦识鉴乃渐重神气,形体可知,神气难言,而入于虚无难言之域。本体为无限的,为一,为中正,为中庸,为和,为冲淡,为元气。

绘画亦所以传天工,岂限于形体。魏晋时,中国人之思想方式亦异于印度人之思想方式,玄学家追求超世之理想,而仍合现实的与理想的为一。又言大品出后,虽数十年,先出诸公略不综习,不解诸公何以尔。

如何使元气和?在引导元气往正而不往邪的方面走。但佛教在汉代终究脱离不了道术,楚王英尚浮屠之仁祠。张湛引向秀语,意欲说明群有有生,而无不生。由此而言,无在元化之先,空为众形之始,故称本无。

故八篇皆说生死问题也。其后始有形,是为太始。

蒙培元:《性自命出》的思想特征及其与思孟学派的关系

又一点为,或与政治无大关系,盖初传之佛教在求个人解脱也。元气和,即五阴配合得好,则人心平和而身无疾。故张湛说:聚则成形,散则为终,此世之所谓终始也。至于元气陶化,则群像禀形。

既明生死存亡不过是这样虚幻之事,乃有下面一段第三点,即所说的人生学说:彼一谓不坏者也,此一谓坏者也。第四、第五篇说玄照(智慧解脱)。荀悦《申鉴》、王符《潜夫论》、仲长统《昌言》皆有反对方术之言论,当与不满汉末政治昏乱有关。张湛说公,不是从与天地合其德方面讲,而认为公者对私之名,无私则公名灭矣。

色性是空者,色无自性也。元气所造之物有始有终,而本身是无生死、无尽、无限的,所以元气不是物。

蒙培元:《性自命出》的思想特征及其与思孟学派的关系

盖群有之变,依于至虚之不变,有不变而后乃有变,变不能自变,必有变之者。元气本自然发展,然外力阻碍其自然发展,是即逆天。

夫崇本可以息末者,盖此之谓也(《名僧传钞·昙济传》引《六家七宗论》)。且亦重方,如有汉明帝夜梦金人的故事。此明有形之自形,无形以相形者也。性或理者,物之所生也。张湛以为顺心、无心即可解脱(超生死)。盖圣人能倚伏变通,心乘于理,检情摄念,泊然凝定,岂万物动之所能乱?。

支谶之佛学则为大乘般若,其弟子为支亮,再传弟子为支谦。道安为中国佛教学史上之第一人,且在佛教之传布发展上甚关重要,甚有声望。

向秀注曰:吾之生也,非吾之所生,则生自生耳。所以他引用了向秀说的话:若使生物者亦生,化物者亦化,则与物俱化,亦奚异于物。

此盖离合之殊异,形气之虚实。所谓公即无所不周,即得到全体也。

而有孙绰以七道人与七贤士相比拟,作《道贤论》(见《弘明集》卷三)。(一)群有以至虚为宗《天瑞》一篇即说存亡变化,故要在解释群有以至虚为宗。生觉与化梦等情,巨细不限一域。心之动为意,乃有种种烦恼。

而实亦未脱离也,如《合放光光赞序》文之末,仍以可道、常道与二谛相比。此种学说盖即是受道家养生成神之说之影响也,故安世高一系之佛道大体上与汉之方术同。

据上述宇宙论而知生死存亡皆为相对,则可免除这种烦恼,故沉溺因迷,而解脱由觉也。前一系为汉朝佛道最重要者,而后一系则为佛玄之开始。

不能自生,则无为之本。所谓生只是在现象界中,而形、声、色、味,皆忽尔而生,不能自生者也。

群有有始终、存亡、聚散等等,故有形有象。忘怀则无幽不照,正是张湛所谓解脱而达到的最高境界也。变化继续不断,其实无所谓甲、所谓乙,故曰:方死方生,方生方灭。自然之符,即天瑞也)。

但其讲般若,盖亦早年之学的自然发展也,且亦未脱早年之风格,故可谓自禅观以趣性空者也。又,心灵与物质之分,中国思想史中讨论甚少,而佛教对于心理、物理之分析皆极细密。

孰识生化之本归于无物哉。据元康《肇论疏》引宝唱《续法记》,谓释僧镜作《实相六家论》,先设客问二谛一体,然后引六家义答之。

无心则同于物,与无为一,是反本之谓也。净化之结果,阴阳和儒、道各派乃分离。

    1    2  3  4  5  6  7  8  9  10  11  

相关文章:

相关推荐:

最新文章
热门文章
热门文章

0.3474s , 17079.6875 kb

Copyright © 2016 Powered by 蒙培元:《性自命出》的思想特征及其与思孟学派的关系,沥胆披肝网  

sitemapSMS接码-实卡接码平台

Top